口算乘法的数学说课稿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课本第 45、46 页。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 100 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积在 100 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速度的含义。 一、通过小组学习,教材 主动探究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 3、教学重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4、教学难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5、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学生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6、编写意图: 1)、从本单元主题图中选择出自行车和特别快车的运动速度为素材学习口算,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关系式“速度 times;时间=路程”作为铺垫。 2)、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别数值的两道算式 16times;3、160times;3 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3)、鼓舞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沟通。 二、教法学法 1、制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习,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你们喜爱秋游吗?出去郊游,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老师的问话吸引了学生,学生情绪相当高涨,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3、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空间,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时,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老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口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记报,老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老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