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1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1_第1页
1/2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1_第2页
2/2
琵琶行(并序)内容感知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遭受权贵打击、贬官江州司马次年的作品。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而愤懑、感伤,但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结心底。一个萧瑟的秋夜,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遇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千古绝唱《琵琶行》。 诗歌描写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寄予了作者对琵琶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还借琵琶女的身世来观照自己被贬受屈的不幸境遇,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主题深刻而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可以说,在封建时代里,琵琶女形象和诗人自身的形象都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琵琶行》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长篇叙事诗,既是唐代七言叙事体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创作的又一高峰。诗一问世,即广为流传,远扬塞外。唐宣宗曾在白居易去世后作悼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直至今天,虽历时千载,仍传诵不衰。其中有关琵琶演奏技巧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声、叠音等多种手法,精彩纷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因而本篇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形象描绘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二、例题解析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指点迷津:营造的氛围,即诗歌有什么样的意境。意境的把握要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分析,“月黄昏”,昏暗朦胧,一般也衬托那种黯然之情,再加上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则更有凄凉之意。 参考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 溪 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