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高二语文《兰亭集序》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趣”、“修”、“次”等实词的用法,总结 “之”、“所以”等虚词的用法;2.掌握文中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兰亭集会的相关情况。4.体会作者情感由“乐”到“痛”的变化和其对生命充满向往和热情的人生观。二、学习重点1.理解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准确认识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三、知识链接1.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2.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 卷。 相传王羲之 7 岁学书,12 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后世誉之为书圣。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四、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癸丑( ) 会稽( ) 修禊( ) 激湍( )彭殇( ) 流觞( ) 骋怀( ) 一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 修禊事也 ②虽趣舍万殊 ③ 游目骋怀 , ④不知老之将至 ⑤ 俯察品类之盛 , ⑥所以兴怀 ⑦ 所之既倦 ⑧未尝不临文嗟悼 ⑨ 或取诸怀抱 ⑩况修短随化 3.指出下列句中古今意义不同的词并解释① 列坐其次 词语: 古意: 今义:② 亦将有感于斯文 词语: 古意: 今义:③ 或取诸怀抱 词语: 古意: 今义:④ 俯察品类之盛 词语: 古意: 今义:4.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一觞一咏 ③ 齐彭殇为妄作 ④所以游目骋怀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不能喻之于怀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 ④当其欣于所遇⑤ 虽无管弦之盛 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五、课堂探究用心 爱心 专心11.熟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作者段尾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