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 2014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2【教学目标】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C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教学重点】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C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教学难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教 具】【教学过程】四、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发现过程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归纳:① F1 只表现 显 性亲本的性状②F2 出现 性状 分离,分离比为显:隐= 3:1 ③ 正交、反交的结果都 相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①F1 的基因型为 Dd,其自交产生的 F2 中的基因型及比例 是 DD:Dd:dd 【二次备课】= 1:2:1 ,表现型及比例是 高茎:矮茎 = 3:1 ②F1 配子的种类: 雌配子有两种:D 和 d,且比例为 1:1 雄配子有两种:D 和 d,且比例为 1:1一般,生物的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 1:1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预 期 : 测 交 后 代 一 半 为 高 茎(Dd),一半为矮茎(dd) 实验:F1×矮茎 → 30 高:34 矮 结论:① F1 是杂合子(Dd ) ②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③F1(Dd)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D:d = 1:1 ④ 测交结果: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Dd:dd = 1:1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高茎:矮茎=1:14.基因分离定律(1)实质:①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②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发生的时间:减 I 后期(3)分裂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归纳:等位基因分离的时间: 相同基因分离的时间:(二)适用范围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在进行细胞核遗传时(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在实践中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 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所需性状不再分离为止 隐性性状:一旦选出,直接应用 例: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 n 代后,求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的概率解:杂合子几率 = 1/2n; 纯合子几率 = 1—1/2n;显性纯合子几率 = 1/2(1—1/2n) 注意:自交与自由交配:① 自交:强调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② 自由交配:强调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即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