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雁归来导学案学 习内容第二单元 第 7 课 (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 习目 标教学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雁的方法,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3.培育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重点难点:学习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雁的方法,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日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二、预习与沟通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迁徙(xǐ) 缄默(jiān) 窥探(kuī)狩猎(shòu) 凋零(diāo) 雾霭(ǎi)(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凋零:凋谢零落。迁徙:迁移。缄默:闭口不说话。窥探:暗中察看。雾霭:雾气。狩猎:打猎。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2.作者简介。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2.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沟通点拨】①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② 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③ 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④ 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响。⑤ 爱寻食玉米粒。⑥ 常六只列队飞。【导入新课】“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长风万里送秋 雁 , 对 此 可 以 酣 高楼。”每当萧瑟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犹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沟通点拨】例如:①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 200 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 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③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④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⑦ 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沟通点拨】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诗意、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