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考语文 作文题批判素材 苏教版 办公室闲聊,谈到了今年(2013 年)江西高考作文题。我觉得今年江西关于中学生“三怕”的作文题脱离现实,在中学生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校园流行语。一是我从来没听说过。我虽然早在 5 年前就已退休,但一直没有脱离过中学语文教学岗位,如果在江西有这样的校园流行语,我焉能浑然不觉。二是所谓流行语一定要适合口耳相传,为人们喜闻乐见,换句话说一定要押韵、顺口、幽默,但无论是“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还是“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都不押韵,也不顺口,更不幽默。三是流行语要反映中学生实际的思想生活状况,但“三怕”不能反映今天中学生的真实状况。中学生怕奥数?奥数本是学有余力的少数尖子的事,他们敢于报考,就应该不怕,反而喜欢;那些不报奥数的学生,与奥数无关,怕它做甚?好比陈水总怕拿不到社保,不会怕公务员考试。英语是每个学生都要学的,中学生学英语,早就不是新鲜事,现在不是 70 年代那个湖北某初中生在英语试卷上涂鸦“我是中学生,何必学英文”的年代,学得好学得坏,都没有怕的必要,就像吃饭一样,有人胃口好有人食欲不振,但哪有一个人怕吃饭的?任何功课都有人学不好,学不好就怕某门课,还整出个流行语,哪有那么多流行语?周树人更没有怕的必要,现在高考与周树人没有什么关系,鲁迅的文章在中学教材中已经寥寥无几鲁迅的小说比那些选进中学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好懂得多了,何怕之有?曾经在中学流行过这样的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如果命题者是把这几句话“改造”成今天这样的“校园流行语”,那就太可笑了。把鲁迅改成“周树人”,如果不是为了押韵,就根本没有必要。我在巨人网上看到有中学生评论这条“校园流行语”说:做了六年的中学生,头一回听说这条校园流行语,我可以发誓以上流行语也从未在我的同学中间流行过。这个考生对自己被代表“三怕”的现象感到非常不理解,并且把它讽刺为“专家流行语”。 另外,三句流行语应该是一个整体,如果以所谓“校园流行语”为写作材料,那就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或校园思潮,是新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还是应试教育出了大问题,或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导致中学生厌恶三门主课,如果可以任意抽取中间的任何一“怕”,或两“怕”,甚至反过来变“怕”为“喜欢”,那就每个考生都是自说自话,作文就成了某一门学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