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村庄建设视察报告 一、创建示范村庄的变化 1、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加。示范村庄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定要求,8 个相关乡镇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以乡镇党委书记或市直帮扶单位领导为指挥长的示范村庄创建工作指挥部,他们充分认识到广阔村民是建设示范村庄的主体,通过多方宣传,充分调动了广阔村民的积极性,使之纷纷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 2、搞好建设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乡镇村会同县规划局对 8 个新村进行了科学规划,已全部编好详规;二是抓好“三清三改”,马坳镇塘三里村投资 3.2 万元对500 米下水道进行水泥三面光治理,征村乡井坑示范村共清理垃圾 60 余吨,清理排水沟污泥 1600 余担。改水、改厕、改路“三改”工作进展顺利,塘三里示范村集镇周围几个组用上了自来水,黄泥坪示范村自来水用户达 40 户。改厕工作与新建沼气池工作紧密结合,8 个示范村共建沼气池 300 多只,深受群众欢迎。改路工作耗资虽大,但成绩不小,征村乡井坑示范村筹资 30 多万元,修通了入村公路 1.5 公里,入户便道 200 米。塘三里村铺通了 4 公里水泥路;三是生活条件得到改善,8 个示范村庄电话入户率达 80%以上,电视入户率达 95%以上,渣津镇黄泥坪村投资 2 万元购置垃圾箱、新建科技文化长廊,马坳镇塘三里村投资 15 万元建设了科技文化娱乐中心,投资 20 万元,高标准安装了路灯。对身边发生的这些变化,广阔村民无不欢欣鼓舞,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 3、文明风气正在形成,示范作用初步显现。示范村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典型引路,带动一批,尤其要突出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视察,归纳出示范村已在如下几方面产生示范作用:一是村民文明意识逐渐增强,言语文明风气逐步养成,乱丢乱扔、乱堆乱放的现象基本解决,示范村庄卫生状况普遍较好,村民一致认为,搞好卫生工作这是示范村的起码要求;二是成立了多个民间自治组织,如红白喜事理事会、妇女禁赌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明创建理事会、卫生监督小组、纠纷调处组等,8 个示范村庄还成立了民事代办点,这些组织充分发挥民间性、自治性优势,在移风易俗、调处民事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三都移民小区村民因车祸身亡,红白理事会立即主动出面,协调解决纠纷,妥善办理丧事。 二、帮扶单位和职能部门工作情况 市、县帮扶单位非常重视示范村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