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掌握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2.理解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学习重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学习难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课前预习学案】(要求:利用课前 25 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 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教材疏理:【读教材、明任务】1、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课内探究学案】(探究交流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习题演练:【合作探究、展示与点评】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二者的关系在这段话中有何体现? 2、材料一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材料二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小结与反思:1.知识归纳(要求:独立完成本课知识框架)2.我的感悟当堂检测:1、2010 年 8 月 21 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研讨会在哈尔滨开幕,与会专家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 代化大众化的前沿问题。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21 世纪教育网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