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 话题整理素材 苏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话题概念、举例、重要观点叙述叙述角度: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叙事人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甚至还走到台前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如莫泊桑《项链》。有限视角:叙述上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掩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如《桥边的老人》。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但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场景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场景之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场景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是生活的横截面。场景的作用:(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注意场景和环境描写作用的联系和区别)主题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更有思想。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道理。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模糊处理,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人物情节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它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细节比情节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最富表现力。 情节的运行方式有:1、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基本模式)(注意倒叙)2、摇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契诃夫的《变色龙》故事不是一下子讲完而是在摇摆中进行)作用:使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达到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