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语句真题体验·亮剑高考1.(2017·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6分)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本题用一首小诗设置了一个情境,要求按此情境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一个不少于100字的场景,“”并且要有人物他的心理描写。小诗中提到的场景要素有:小路、十八台阶、月光、蚂蚁;“”人物是我,“”但考生在描绘场景的时候需要转换成他;人物的活动是坐在台阶上数蚂蚁;人物的心理主要是一种找回童年的期望。由此可以推断出人物此时的心情不够好,有些迷惘等。结合以上几点,写成一段连贯的话即可。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2.(2015·四川卷)“《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6分)【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题干展示的是一种观点,所以我们答案就应该围绕这个观点展开,“”并具体化。句式工整的含义就是说要采用整句的形式。同时在阐述中要阐明自己的见解。答案:“”示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相处要和善,将心比心把位换,如果自己不情愿,为何要让别人干。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于他人。“”示例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成功,就应该学会促进他人成功;自己想要进步,就应该帮助他人进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他人,就是促进自己,他人的成功,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3.(2014·四川卷)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6分)“”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续写的能力。首先要扣住所给的观点,再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中的例子进行论证。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