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安仁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 专题四 隋唐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学案

湖南省安仁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 专题四 隋唐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学案_第1页
1/7
湖南省安仁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 专题四 隋唐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学案_第2页
2/7
湖南省安仁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 专题四 隋唐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学案_第3页
3/7
专题四 隋唐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隋朝(581—618 年)和唐朝(618—907 年)主要都城是长安和洛阳。长安,西京,大兴城;洛阳,东都,神都。考点 1、物质文明1. 农业(1) 耕作技术: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表明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2) 灌溉工具:①曹魏时的翻车。②唐代的筒车。2. 手工业 制瓷业:①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②自唐朝起,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远达欧洲、非洲。 丝织业:技术精湛, 吸收了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3. 商业 隋唐时, 都市商业繁荣,市坊制度,出现柜坊、飞钱,“扬一益二”;农村集市兴起;对外贸易发达, 唐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等。考点 2、政治文明 1. 三省六部制(1) 概况: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形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三省体制。②隋朝以内史省(唐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③唐朝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分工明确, 相权一分为三,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2) 职权: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 是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3) 作用:三省既有合作, 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中书省的正副长官是中书令和侍郎,下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制。门下省的正副长官是侍中和侍郎,下设给事中,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驳正违失,并审批尚书省的奏钞。尚书省的正副长官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下设左右丞;该省统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执行中央拟定的政令。唐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共议军国大事的场所。2. 选官制度:科举制(1) 概况:隋文帝设立, 唐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2)作用:①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科举制度为历朝沿用, 影响深远。唐代科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进士科考试在唐代趋向于以诗赋为主,开诗赋取仕之风,大大促进了诗歌的繁荣。通过科举考试,把作诗投入仕之道,这必然促使世人对诗的努力学习和钻研。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安仁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 专题四 隋唐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