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平江一中 2014 高中数学 1.1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教案(一)新人教 A 版必修 11课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常用数集的记法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重点理解集合概念,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难点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课件2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按课本引例)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同一类对象的汇集学生活动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二、讲授新课(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或简称元。探讨以下问题:(1) {1,2,2,3}是含 1 个 1,2 个 21 个 3 的四个元素的集合吗?(2)著名科学家能构成一个集合吗?(3) {a,b,c,d}和{b,c,d,a}是不是表示同一个集合?(4)“中国的直辖市”构成一个集合,写出该集合的元素。(5)“young 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写出该集合的元素(6)“book 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写出该集合的元素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3教学过程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集合常用大写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 A、集合 B。常用数集及记法(1)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 N(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 0 的集。记作 N*或 N+(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 Z(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 Q(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 R对象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对象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记作 a∈A,读作 a 属于 A;如果对象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记作 a∈A,读作 a 不属于 A。如:2∈Z,2.5∈Z 例 1 下列的各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1)所有的好人(2)小于 2003 的数(3) 和 2003 非常接近的数(4)小于 5 的自然数;(5)不等式 2x+1>7 的整数解;(6)方程 x2+1=0 的实数解;(三) 有限集与无限集1、有限集(finite set):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infinite set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empty set):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Φ例 2 用符号“”或“∈”填空作业:(1).P7 Ex3(2)在作业本上写出你这节课不懂的地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