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高中政治 第二课 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课标解读】1.2 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本标准要求学生:①明确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选举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②认识民主选举的意义;③懂得民主程度的发展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要符合国情,必须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④明确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民主权利,要珍惜选举权利,抽出理性的一票。1.3 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本标准要求学生:①了解公民的监督权,监督的对象、范围,即谁监督、监督谁的问题;②懂得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即向政府信访机构举报、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新闻媒体曝光等;③认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和意义;④明确要负责任地行使公民监督的权利,合法地使用监督权。1.4 列举公民当前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的途径和方式。本标准要求学生:①懂得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民主形式,公民可以通过社会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②知道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公民也会提高自身参与决策的能力等;③明确参与民主管理的有关制度与法规,了解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实行 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内容结构】本课由引言和四框构成。引言是本课的导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课标要求,本课设计为四框:一是民主选举;二是民主决策;三是民主管理;四是民主监督。【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2.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3.知道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如何带领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4.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3.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4.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