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培训课件(PPT10)目录contents•安全生产法概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与行政处罚•安全生产法实施中的重点问题探讨01安全生产法概述定义安全生产法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作用安全生产法对于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安全生产法的定义与作用安全生产法体系结构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内容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方面内容。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从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初始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制定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最新进展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安全生产法历史与发展0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确保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投入应当纳入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安全生产条件与投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03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010204政府监管职责与措施制定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标准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执法协调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03社会公众举报和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01020304社会监督与参与监督检查的对象和内容评估指标和体系建立监督检查的方式和程序评估结果运用和改进措施监督检查与评估04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03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01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专业救援队伍等,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02制定完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事故开展事故调查提交调查报告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经过、损失等进行全面调查。事故调查组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030201事故报告与调查程序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严格追究责任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加强监管和处罚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法律制度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完善法律法规责任追究与处罚措施05法律责任与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