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中数学 3.2 均值不等式(1)学案 新人教 A 版必修 5【学习目标】1.掌握均值定理的内容及推导;2.掌握均值不等式的变形,能应用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均值定理的推导极其应用【学习难点】:均值定理的应用预习案Ⅰ.自主学习:认真研读教材 P69-71,进行基础知识梳理.1.均值定理:如果 a、b∈R+,那么_____________.当且仅当__________时,等号成立.2. 正数 a、b 的算术平均数为 ;几何平均数为 .3. 在均值不等式中 a、b 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代数式,但都必须保证 ;另外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Ⅱ.预习自测1.已知 x>0,求证:21 xx,并说明式中等号成立时 x 的值.2.已知 ab>0,求证:baab 有最小值 2,并推导出式子取最小值时 a、b 满足的条件.探究案【问题 1】试根据均值不等式写出下列变形形式,并注明所需条件:(1)a+b≥ ( );(2)ab≤ ( );(3)a2+b2 ( ); (4) ab+ ba ( );(5)x+ x1 ( x>0 ); (6)x+ x1 ( x<0 )【问题 2】在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必须注意 a+b 或 ab 是否为 值,并且还需要注意等号是否成立.【探究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函数 y=xx1的最小值为 2B、函数 y=||1||xx 的最小值为 2C、函数 y=21)2(222xx的最小值为 22D、函数 y=xx22sin4sin的最小值为 42. 已知 a、b∈R+,且 a+b=1,求证:411 ba(提示:把求证中的“1”用已知替换)1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小 结】1.均值不等式需要注意的三步:一_____、二_____、三______.2.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它们的和有最_____值; 和为定值时,它们的积有最_____值.Ⅲ.当堂检测1.当函数 y=xx16(x>0)取最小值时,自变量 x 的值为( )A、2B、±2C、4D、±42.已知 x>0,y>0,x y=12,求 x+y 的最小值.3. 求函数)0(32)(2xxxxxf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 值时 x 的值.(提示:将分式分解)训练案1. 已知 a、b∈R+ ,求证:4)1)(1(bbaa.2. 求函数)0(32)(2xxxxxf的最大值,以及此时 x 的值.3.已知a、b∈R+ ,且 3a+2b=2,求 ab 的最大值以及相应的 a 和 b 的值.2我的收获 (反思静悟,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