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数学课堂的本来面目 章建跃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概述“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第七次会议,于 2008 年 10 月 17 日——19 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州中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省嘉兴市教研室、嘉兴市秀州中学承办。值得一提的是,秀州中学是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母校,在这所百年老校举行课题会,使我们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一份为发展中国数学教育事业、使我国走向世界数学强国而努力的使命感。参加本次课题会研究课和评课活动的代表,除课题组成员外,还有山西省各地市教研员、课标实验省指导组成员近 30 人,上海市部分中学的数学老师,嘉兴市高中教师等200 多人。课题组成员在第六次课题会议后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积极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深入反思,课题组在第六次研讨会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批研究成果,集中发表在《中国数学教育》2008 年第 10 期和第 11 期,这些成果在本次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在高中课标教材实验的推进过程中,许多课题组成员在各级各类课改研讨活动中大力介绍我们的课题成果,扩大了课题成果的影响面;省、市教研员在自己的工作平台上,以课题组的研究模式为蓝本,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切实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题组的“中期研究报告”在第 11 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 TSG4 上,作为大会接受论文进行报告,与会者对我们的案例表现出浓厚兴趣。另外,“中期研究报告”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 年第 7、8、9、10 期连载,引起广大读者的较大反响,北京、湖北、安徽、天津、广东、山西、河南等多个省市都邀请我们介绍课题进展及研究成果。这些活动对于扩大我们课题组的影响面、推广研究成果,都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次会议议题有两项:第一,以“任意角三角函数”、“曲线与方程”的研究课为载体,对“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开展研讨;第二,研讨课题后续工作。陶维林、白涛、郭慧清、桂思铭等四位老师为本次会议开设研究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邀请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数学教育工作者陈振宣先生作关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专题报告。陈先生已 87 岁高龄,但他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他的演讲不但使与会者分享到他长期研究数学教育所取得的成果,聆听到他对数学教育改革的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华民族崛起的责任感、对数学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对数学教改的全身心投入,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