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考查点一城市区位因素考向城市区位条件(2015·江苏地理)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A.文化底蕴深厚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D.水陆交通便利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A.行政功能为主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D.经济功能为主3.(2015·广东文综)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A.甲B.乙C.丙D.丁4.(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列。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会分析评价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2.能够从众多的区位条件中,找出某个具体城市形成、发展、衰落的主导因素。3.明确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知识关联(1)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城市区位选择(2)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城市体系2.易错点(1)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来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2)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3)一般情况下,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4)每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其发展历程中区位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即城市诞生、发展、衰落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不同的因素。3.方法技巧(1)分析评价城市区位的方法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该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在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时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之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两者可以称之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以称之为微观因素。(2)城市群、城市圈分布图的判读技巧①读核心城市:核心城市就是城市圈(群)中级别最高的城市。如上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济南市和青岛市。②分析城市等级:结合图例可找出不同级别的城市。如上图中的烟台、威海等地级城市为二级中心城市。③分析城市群形成条件:结合图中自然、人文等信息分析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对其区位条件进行合理评价。④分析城市联系: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城市圈(群)之间的交通联系、经济互补等关联性。⑤提出发展措施:分析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提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题组城市区位条件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考查点二农业区位因素考向1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2015·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1)。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