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乡镇申请报告范文 xx 镇位于 xx 县东部,西接大塘埠,东临大桥、新田,地域辽阔;全镇总面积 31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8355 亩,山地面积 227370 亩,林地面积 193140 亩。辖 15 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 个少数民族村,302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 33824人,其中城镇人员 4751 人,外出务工 7315 人。xx 镇是 xx 的农业大镇,商贸重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xx 镇农村地区贫困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以及贫困程度较深、基础较薄等自然和历史原因,进展速度不快,效果不甚明显,与其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比较低,经济社会进展仍然较慢,仍有 1882 户约 9408 多苏区群众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党和国家更多的关怀支持,使 xx 镇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 镇农村贫困现状 (一)贫困人口分布广,边远贫困山区多。xx 镇是 xx 国土面积最大的象征,山林面积广,边远村落较多,分布不集中,十分零散,有接连赣县的也有于安远毗邻的,在这些边远的山区中由于交通、位 Z 和历史进展等原因,群众生活十分贫困,依旧靠农田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住着破旧的泥瓦房等生活条件极差,亟待救济。如新屋村、茶村、 枫树村和圳玄村等存在大量零散分布的小组,人数多、贫困深。2025 年,全镇农村人口 29073 人,占全镇人口总数86%。我镇调查的扶贫对象为 9408 人,占全县农村扶贫对象的 5.55%。 农村贫困原因集中表现在:一是自然资源共贫乏,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信息闭塞。目前我镇金盆山片区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有很多小组未通水泥路;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卫生设备普遍简陋,群众无法享受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住房条件。在新屋等村有大量老旧的泥瓦房,安全系数底,人畜不分离、卫生条件差。 (二)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十分突出。xx 镇属自然灾害频发区,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害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返贫现象严重。据统计,xx 县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 10 亿元以上,因灾返贫人口达 3 万多人。特别是 2025 年 6 月的洪灾、2025 年初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和 2025 年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 20 多万人,而 xx 镇就是重灾区。xx 镇地处山区,局部特大暴雨及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