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Q 的人物形象分析《阿 Q 正传》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创作方面都显示出无以类比的魅力,而《阿 Q 正传》电影中的主人公阿 O,他不仅是中国影视史上,也是世界影视史上的一个不朽的典型。首先,阿 O是一个赤贫的农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上受剥削。二是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表现在于:阿 Q 没有一份正当、固定的职业,只能靠短工来维持自己的生计。他没有自己的家,阿 Q 与父亲住在祠堂。在政治上:阿 Q 被剥削自己的籍贯,姓氏。赵大爷的儿子高中,阿 Q 说:“他也姓赵。”但却被赵大爷打一个耳光,说:“以后不许姓赵。”其次,阿 Q 对强者逆来顺受,不敢有丝毫的张扬,不敢抵抗。他因对赵大爷家的厨娘说出爱意,触犯了封建礼教而遭到了赵大爷父子两的凶恶追打,不但受到了挨打,而且还连最后的一点家当也榨甘,同时还被所有人揍骂,名声恶极,断绝了最后的活路。而面对着这一切的阿 Q 只能默默的承受。但是,阿 Q 对弱者凶残极恶,如同一代暴君,体现广阔人民的自卑。阿 Q 去尼姑庵偷萝卜,但却被尼姑发现了而教育阿 Q,可是阿Q 还死赖皮不承认,还说:“你能叫得它答应吗。” 阿 Q 受欺负愤愤不平,对压迫他的权势者赵太爷之流心怀怨恨,只要有抵抗报复的机会,他就会狠狠报复,因此看到赵太爷们在革命浪潮到来之际慌张的神情,他便十分快意。然后,阿 Q 他虽然卑微到连别人都不同意瞧一下,但他却从未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他向吴妈求爱,赵太爷趁机敲榨,剥夺了他的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他也没有抵抗的表示。同时他还遭到了乡镇里其他姑娘的辱骂和姑娘对他躲避。阿 Q 对自己的弱点神经过敏,那头上的癞疮疤成了他的禁区,因而犯了禁忌症,但一面对实际的屈辱却又麻木健忘。求爱之后,刚刚挨了赵秀才小竹 杠的痛打,却很快就忘了,反倒跑去看喧闹。阿 Q又很能自轻自贱,打败了就轻易承认自己是虫豸而求饶;赌博赢来的钱被抢走,竟然自打嘴巴,用自贱的手段来消除失败的痛苦。最后,“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阿 Q 正传》里就具特色的。阿 Q 很“自尊”。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忌讳别人提他头上生的痛疮疤。碰到“犯讳”时,他便“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结果,他屡屡失败。当实力较量失败后,只得改换策略,变为“怒目而视”,想以此来补救实力较量中的失败。这种以“自虐”为特征的“精神胜利法”,再进展一步便是“忘却”了。“忘却”成了阿 Q 赖以生存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