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条形统计图(二),▏沪教版 “主题教学讨论课”教学设计活页 2 条形统计图(二)设计教案 讨论背景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进展起来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情境,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宽阔的空间,有利于老师创设学生主动参加的情景,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课 题 条形统计图(二) 课型 统计(新授) 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中的内容,是“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初步接触条形统计图,能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计数,用根据提供的信息画出相应的直条表示事物的数量的基础上的教学,本课时则是对条形统计图(一)的进一步认识和延续。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会根据信息画出相应的直条; 并且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 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 3、 学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4、 在合作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初步进展统计意识; 并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经历自主探究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的过程,提高识读条形统计图的能力,体会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大小,正确、科学地确定一格(1 刻度)所表示的数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1、 出示:家长接送车辆情况统计表 2、 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还可以画出这样一张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今日,我们继续探究条形统计图 观察、沟通、分析 从复习统计旧知,引入条形统计图,唤醒学生对于统计的已有认识,为下一步认识条形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