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型七 实验原理分析题型解析1.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思路。2.实验原理包括:基本反应原理(是指反应物质,选择原因,反应条件);装置原理(是指选择仪器,装置连接);基本操作原理(是指基本操作,操作顺序)。3.实验原理需要表述的内容:实验现象与结果,现象与结果出现的原因,实验步骤设计的依据。4.实验原理考查点:(1)气压问题(放热、产生气体,压强增大;吸热、消耗气体,压强减小),压强变化的原因,以及由压强的变化引发的实验现象。(2)有关气体的检验,除杂方法及反应方程式。(3)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现象的描述,有实验现象分析的实验结论并描述。5.会运用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分析相关实验。专题突破1.(2025·东城一模)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图 A、图 B 所示装置验证碳酸钠的性质。图 2-7-1(1)利用图 A 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向三口瓶内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步骤二:将注射器 1 的针头向瓶内推动,使针头下端进入瓶内液面下,向外拉注射器,此时注射器 1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看到明显现象后,将针头向上拉至图示所示位置。步骤三:验证碳酸钠是碳酸盐,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将注射器 2 中的稀硫酸推入瓶中 ,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瓶中产生气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利用图 B 装置进行实验。将二氧化碳持续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Na2═↓,产生浑浊的原因除反应消耗水使溶剂量减少外,还有的其他原因是 20 ℃ 时,碳 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请依据下表信息回答)。物质20 ℃时溶解度/g相对分子质量21.51069.6842.(2025·海淀一模)为了讨论反应中压强的变化情况,利用图 2-7-2 进行实验。图 2-7-2(1)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 a,关闭 b,在 A 中加入水,方法一:向上拉注射器, A 中导管有 水柱上升,停止拉注射器,水柱保持不变 ( 或向下推注射器, A 中产生气泡 ) 方法二:用手紧握集气瓶, A 中产生气泡,松手后, A 中导管有一段水柱 ,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另一侧装置的气密性。(2)在 A、B 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在集气瓶内放入一定量的大理石,将 a、b 都打开,用注射器加入足量稀盐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管口,保持注射器活塞不动。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产生气体, B 中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中无明显现象 。(3)关闭 b,集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