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广西桂林检测)下左图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脱落),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A.甲B.乙C.丙D.丁2.右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B2.B[第1题,左图中的岩石呈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的特征。图中岩浆火山喷发形成的丁是喷出岩,D错。乙没有喷出地表,是侵入岩,即花岗岩,B对。甲是沉积物堆积形成的,是沉积岩,A错。丙是变质岩,C错。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的岩石类型,形成丙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数字②,B对。①是外力作用,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冷却凝固作用,A、C、D错。](2019·试题调研)“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天山北麓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冒出几个气泡。图1为新疆天山北麓“泥火山”分布图,图2为“泥火山”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3.新疆天山北麓“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冰川侵蚀强烈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D.流水侵蚀强烈4.“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A.沉积岩层B.变质岩层C.侵入岩层D.喷出岩层5.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B.地壳挤压—地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C.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D.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解析:3.C4.A5.D[第3题,天山位于亚欧板块内部,A错;冰川、流水侵蚀强烈可以形成谷地,属于侵蚀地貌,而“泥火山”是泥浆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属于堆积地貌,B、D错;“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来自地下深处,因为背斜顶部和断层处岩层破碎,地下的泥浆和气体极易沿着这些岩层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C对。第4题,“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略带油气味,而油气资源一般形成并分布于沉积岩中;变质岩和岩浆岩形成过程中不会产生油气。选A。第5题,结合上面两题分析,天山北麓“泥火山”是黏稠泥浆沿着背斜顶部和断层的薄弱处涌出形成的,“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应是先形成背斜和断层,后出现泥浆涌出,泥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在流水作用下,泥浆堆积形成“泥火山”。背斜和断层的形成过程是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选D。](2019·安徽合肥二模)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延川县附近黄河某段蛇曲群。据此完成6~8题。6.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为数不多的村庄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冬暖夏凉,气温适宜B.降水稀少,光照充足C.港阔水深,航运便利D.地势较缓,水源丰富解析:D[图示村庄位于等高线较稀疏处,地势较缓,同时接近河流而水源丰富。]7.延川县黄河蛇曲群的形成过程是()①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②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③地壳受内力作用抬升④河流下切侵蚀使河床下降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解析:A[依据“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可判断应先在黄土高原表面形成河流,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而形成;注意图中信息“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则河流是在断裂处发育而成;故形成过程为①②③④。]8.图中甲地比河对岸植被茂密,因为甲地()A.水源丰富B.光照充足C.蒸发较少D.土层较厚解析:C[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植被长势受水分影响较大。由等高线可知,甲位于背阴坡而蒸发较少,而河对岸位于向阳坡而蒸发强。](2019·赣湘粤三省六校4月联考)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9~11题。9.三个测点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