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总复习精要提纲第一章初步知识1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 ,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μm )、纳米( nm )。1m= 1000(10 3 ) mm= 1000000(10 6 ) μm=00(10 9 ) nm。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零刻度线 , 量程 和 分度值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是由数值 和 单位 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 准确值 、 估量值 、 单位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 分度 值,最末一位是 估量 值,包括估量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长度测量的特别方法:用积多求少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以轮代尺 法 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误差与错误: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 避开 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2 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__ 刻度尺 _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秒 ,常用的单位有小时和分钟。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物理学里把 物体位置的变化 称为机械运动。在讨论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叫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叫变速运动。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 ,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用来表示 物 体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用符号 v 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v=s/t ;速度的单位是: m/s ,读作:米每秒 ;1m/s= km/h。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s=vt 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t=s/v 可用来计算时间。解题方法:(1)仔细分析题意,推断物体运动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