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守恒法解题技巧当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实质就是原子之间的化分和化合,即可推知某种元素的原子无论是在哪种物质中,反应前后其质量及物质的量都不会改变,即质量守恒;在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在组成的各类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的绝对值相等,即化合价守恒。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1.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和有关情况,可得出下列等式:(1)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产物的质量之和。(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3)溶液在稀释或浓缩过程中,原溶质质量=稀释或浓缩后溶质质量(溶质不挥发)。典例导悟 1 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用过量的 NaOH 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红色粉末和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60% B.50% C.40% D.30%听课记录: 2.原子守恒法从本质上讲,原子守恒和质量守恒是一致的,原子守恒的结果即质量守恒。典例导悟 2 (2013·广州模拟)38.4 mg 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 22.4 m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的 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 mol B.1.6×10-3 molC.2.2×10-3 mol D.2.4×10-3 mol听课记录: 3.电荷守恒法在电解质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电荷数相等,即:阳离子的物质的量×阳离子的电荷数=阴离子的物质的量×阴离子的电荷数,由此可得:(1)在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荷数相等;(2)在电解质溶液里,阴、阳离子的电荷数相等。典例导悟 3 (2013·郑州质检)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Mg2+)=2 mol·L-1,c(SO)=6.5 mol·L-1,若将 200 mL 的此混合液中的 Mg2+和 Al3+分离,至少应加入 1.6 mol·L-1的苛性钠溶液( )A.0.5 L B.1.625 L C.1.8 L D.2 L听课记录: 4.电子守恒法(1)基本内容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最本质的问题是电子转移,表现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上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