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专题三:数列§3.5、数列求和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3.理解数列的函数特征,能利用数列的周期性,单调性解决数列的有关问题。4.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学法指导】1.先认真阅读教材和一轮复习笔记,处理好知识网络构建,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认识;2.限时 30 分钟独立、规范完成探究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高考方向】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累加累积法、归纳猜想证明法等。【课前预习】:一、知识网络构建1.数列的规律性问题发现的入手点在哪?2.数列作为函数有哪些函数特性?它们分别的处理方法是什么?二、高考真题再现安徽 2006 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Ⅰ)写出与的递推关系式,并求关于的表达式;(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探究案探究1.1. 若函数,数列 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2)若,令,求数列前项和;1.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数列的前 n 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 设,是数列的前 n 项和,求使得对所有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 m.1.3.(2010 山东理数)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 n 项和为.(Ⅰ)求及;(Ⅱ)令 bn=(nN*),求数列的前 n 项和.2、与的关系问题2.1.已知数列的前 n 项和(n 为正整数)。(Ⅰ)令,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令,试比较与的大小,并予以证明。2.2. 设 数 列的 前项 和 为, 对 任 意 的 正 整 数, 都 有成 立 , 记。(I)求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II)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立?若存在,找出一个正整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III)记,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对任意正整数都有;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化归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3.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已知(I)设,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