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教学重点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课时安排:2 课时【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存在着真善美、假丑恶的对立和较量。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什么是我们必须远离和抛弃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对此作出判断和选择。第一课时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认为社会历史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探究】课本第 86 页 【提示】马克思主义能够发现社会规律的原因,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这就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马克思为什么能够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图示】 地理环境 物质――社会存在 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最重要、最根本)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社会意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及风俗习惯)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举例】P87 漫画:地狱的情景;万能的上帝;【探究】课本第 87 页 【提示】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专心 爱心 用心1【专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