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定律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戴加成设计思路:对于电阻定律学生初中时已有所了解,但只知道定性结论,本节的教学要求是:(l)理解电阻率的概念,能认识并区分电阻与电阻率的物理意义。(2)掌握电阻定律,并能用它来进行有关计算,所以,电阻定律的定量关系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我们采用了定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对电阻定律的认识。所以,实验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关系便成了本节的教学难点。从研究方法上讲,本节内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教材。我们知道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怎样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呢?研究的方法是采用控制变量法,这一点应该让学生深刻体会。总之,本节教学要突出实验,采用实验探究法和理论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实验探究法和理论探究法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上述思考和分析,设计如下教学程序。一、新课引入:让学生看新闻报道:中央电视台 2002 年 12 月播放了北京技术质量监督局对市场中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抽查的消息。消息引用检验负责人的话:“十几个不合格产品中,大部分存在导体电阻不合格问题,主要是铜材质量不合格,使用了再生铜或含杂质很多的铜。再一个就是铜材质量可能合格,但把截面积缩小,买 2.5 平方(毫米)的线,拿到手的线可能是 1.5 或1.5 多一点的,载流量不够。提出三个问题:1、 从这则新闻报道中大家能看到点什么?2、 致电阻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3、 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4、 导体电阻与这些因素之间到底有哪些定量关系呢?从一则新闻报道着手,由生活走向物理,连续的设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中来。二、讲授新课提问:我们要来研究导体电阻与这些因素的定量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控制变量法)提出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尝试着一起来探究一下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提问: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方案设计:给学生提供一根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并设计采集数据的表格。交流学生的实验方案:实物投影学生设计的电路图、表格并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