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诊断第一章总论 1.X 线的特性(1)X 线具有穿透性(2)X线具有荧光作用(3)X 线具有感光效应: (5)X 线在均匀、各向同向的介质中,直线传播(6)X 线不带电,它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2.CT 值 X 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的组织密度值代表不同的线性衰减系数 μ,一般用它的相对值表示,称为 CT 值。单位为 HU 第二章呼吸系统前后肋骨相差 4 个肋间,如第 6 前肋相当于第 10 后肋的高度※1.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透明的区域。 划分:为了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行分之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三带,又分别在第 2、4 肋骨前端下缘划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 ※2.肺门: 是由肺动、静脉、伴行支气管等构成。构成肺门的影像主要是血管影,在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 2-4 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 1-2cm。 3.肺纹理(1)定义:肺纹理是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 (2)组成:由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等组成、构成肺纹理的主要影像是肺动脉的分支影。 4.纵隔以第 4、8 胸椎椎体下缘划两条水平线,分成上、中、下纵隔。 以气管心脏升主动脉前缘之前为前纵隔,食管前缘之后为后纵隔,两者之间为中纵隔。 5.膈右膈顶较左膈顶高 1~2 厘米。 肋膈角:指膈肌与侧胸壁之间的夹角。 6.堵塞性肺气肿: X 线表现:(局限性和弥漫性)肺体积增大,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 7.堵塞性肺不张: X 线表现: 堵塞远端的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周围结构呈向心性移位。 8.肺实变:(炎性实变)X 线表现:密度略高,较均匀的云絮状影,边缘模糊,可扩散至整个肺叶。 “空气支气管征”9.空洞与空腔: (1)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后所形成。(肺癌、肺结核)分为厚壁空洞(≥3mm)和薄壁空洞(3CM 为肿块。 X 线表现: 良性肿瘤:多呈球形,边缘光滑锐利。 恶性肿瘤:多呈分叶状,边缘不规则或有毛刺。 11.大叶性肺炎充血期:肺纹理增多实变期: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模糊,按肺段或肺叶分布。 (1)红色肝变期; (2)灰色肝变期。 消散期:密度逐渐减低,散在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点、斑片或条索状密度增高阴影。 “空气支气管征”12.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好发 13.肺脓肿 X 线表现急性肺脓肿(1)炎症期:肺内大片实变影,边缘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