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环境景观设计问题探讨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环境景观设计问题探讨 摘要:文章以贵州盘县城关古镇形象景观保护规划项目为例,从古镇整体风貌保护、建筑文化传承、民俗乡土文韵挖掘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古镇的形象提升与环境景观的构成特点。 关键词:历史悠久环境景观古城肌理 世界大同 中图分类号: J211.23 文献标识码: A (一)贵州省六盘水盘县城关古镇简介 城关古镇始于 1382 年(明洪武 15 年),距今已有 600 余年辉煌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是现存历史文化资源的集中地,是盘县古镇特色的代表地,是盘县悠久历史的主要承载地,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共有 27 个文物保护单位(5 个省级、8 个市级和 14 个县级)。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必经之地,是三省交界中心。总面积 21.45 平方公里。第三产业占全镇经济收入的 90﹪以上。 (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依据 根据国家、省、市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盘县城关镇城镇总体规划》(2025——2030 年),对盘县古镇进行保护性更新规划必须以大量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巷为依托,充分尊重当地地域文化,体现盘县历史古镇的传统风貌和文化氛围。更新规划以保护历史元素为核心,将最朴实的民风民情融于古建古巷的更新改造之中,力图在提升人们居住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城镇景观、古镇肌理、村落景观、空间尺度进行感官艺术的制造性设计,强化古镇的视觉冲击力,提升盘县吸引力,塑造人文氛围浓郁的新形象。 (三)立足古镇特有自然环境,维护古镇整体风貌形象 城关古镇处在群山环抱中,城市与山体、河流相生相融,古城呈钟形,境内水系发达,植被丰富,生态基础条件比较优势。以西冲河、沙沟河和狮子河三条河流汇成“三•一溪”穿城而过,全国少见。南郊碧云洞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形成上下两层洞,洞内钟乳石星罗棋布,集中了“山、泉、林、亭、洞”五大旅游要素,碧云洞的回声亭已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历史上有著名的“普安十景”。东边文笔塔、武笔塔,中心区九间楼(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等。更新规划通过对水系、景观节点、街巷等自然元素的景观设计与维护提升古镇整体形象风貌。 1. 充分利用水的自然灵气,活化古镇形体风貌 古镇具有山水合一的优美环境,这种环境对于一个古镇的整体风貌形象来说是无价的。所以在对古镇的水系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为延续古镇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