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总结绪论:一、名词解释: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二、简答、论述:1、为什么微生物一直不被人类所了解?因为它们⑴个体过于微小;⑵群体外貌不显;⑶种间杂居混生;⑷其形态与其作用的后果之间很难被人认识。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⑴ 体积小,面积大;⑵吸收多,转化快;⑶生长旺,繁殖快;⑷适应强,易变异;⑸分布广,种类多。3、巴斯德和科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巴斯德:⑴ 彻底否定了“自生说”。(曲颈瓶实验)⑵ 免疫学——预防接种。(鸡霍乱病)⑶ 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⑷ 发明巴氏消毒法。科赫:⑴ 证实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⑵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⑶ 提出了科赫法则。(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⑷ 用固体培育基分离纯化微生物。⑸ 配制培育基。原核生物:一、名词解释:原核生物: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做核区的裸露 DNA 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糖被:是包被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分为荚膜、微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DPA-Ca:吡啶-1,6 二羧酸钙盐的简称,芽孢皮层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可能与芽孢的抗逆性有关。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育基表面(有时在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进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育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即菌落。放线菌: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 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二、简答、论述:1、细菌细胞壁的功能:⑴ 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害。⑵ 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须。⑶ 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⑷ 给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2、磷壁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