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常常写随笔?随笔通常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1 难以启口的“对不起” 晓昀是一个倔强、好强、性子急、自我意识特别猛烈但又脆弱而爱哭的男孩,他做错了事往往不愿成认,假设受到批判了,就简洁心情兴奋,而这种心情会影响半天甚至一天的活动。 有一次吃早点时,他在厕所里小便后急着去洗手时,一下子撞倒了丁丁。丁丁摔倒了,疼得哭了起来。可他不但不愧疚,还无理地指责丁丁挡在了他前面。几个小伴侣马上来告知老师。看到晓昀涨得红红的又气呼呼的脸,老师感到了他的心情正在兴奋。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但又避开抵触,老师没有直接地批判他,而是先询问他事情的经过。晓昀别过头嚷着:“是她自己挡在我前面的!”老师轻声说:“别急,请你渐渐说说吧!”晓昀气呼呼地重复:“是她不对!是她自己挡在我前面的!”老师耐烦对他分析:“厕所里,小伴侣那么多,大家都急着小便、洗手,总会相互遇到。可能晓昀也没看到丁丁吧!既然,大家都是不留神的,晓昀,你是个男子汉,马上说声‘对不起’就没事了。”但晓昀还是不愿认错,反而耍起了“无赖”:“谁 让她站在这里的啦!谁让她站在这里的啦!”倔强的孩子一时牛皮气上来怎么也说不通。面对他的强词夺理,老师冷静下来,没有发火,也没有放弃。老师试图以先让孩子吃早点来缓和心情,晓昀还是很兴奋,眼里闪动着泪花,站在原地不愿吃。此时老师从他的兴奋中读出了倔强、懊恼、受挫、惭愧交织的冗杂心情。正好那天有其他幼儿园的老师来听课,客人老师走过教室时,老师温存地拉着他的手避开教室里的孩子们来到走廊,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一起请客人老师来“评理”。老师诉说着:“刚刚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有两个小伴侣在厕所里撞到了,大家都很不欢快……”老师有意没有说明两个孩子是谁。客人老师也明白了这位老师的用意,也客观地关怀分析起来。晓昀的表情开头有了转变,那一触即发的兴奋渐渐缓和下来。谢过客人老师后,老师和晓昀说起了静静话:“老师知道晓昀其实是个很讲道理的孩子,只是刚刚小伴侣们都在,你有些不好意思对吗?”晓昀最终牵强地轻轻点了一下头。老师又说:“那没关系,其实丁丁也早就谅解你了。等你喝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