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设计理念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身边的数据出发引出大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去数数、拨数、写数,习得整万数的知识。借助直观辅助教学。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数一数,由计数器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师生共同合作沟通。探讨认识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相应数位顺序表,充分体现了知识是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数感的培育。大数很抽象,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后,及时让学生感受这些计数单位的大小是一次;在实际应用环节,再次引导学生感受大数之大,建立数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 86~87页。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理解整万数的意义,会读写整万数。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教材通过呈现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生产中常常会出现较大的数,引发学生求知欲,再以“10 个一千是一万”为基础,借助计数器,引出“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这里将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的实际意义。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教材介绍了我国的计数习惯,根据已有知识,给出各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让学生联系读写的体验,通过类比,推出万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2.借助具体数据,激活经验,感受整万数的大小,增强学生的数感;体会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育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3.在具体的数据情境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进展。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正确读、写整万数。教学难点读、写“万级”中间或末尾有 0 的整万数;感受大数目的数值,培育数感。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引课题。 师: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