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一课多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33~3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2:使学生亲历“回顾再现—观察比较—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数学思维过程,培育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初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技能基础。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育学生的数学情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之有很大相同之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以迁移类推为主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一课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学会探究新知的方法,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形成和进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进展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回答: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算定律?请你用语言分别描述一下。请用字母表示好吗?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掌握得挺好。我信任你们对于乘法一定学得也不错,下面的题目你一定感觉很轻松。2:旧知回顾师: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请你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来。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口诀并写出相应算式来吗?(随学生口答板书如下)7×8=56 6×7=42 8×5=40 3×7=218×7=56 7×6=42 5×8=40 7×3=21【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再现旧知(加法运算定律、乘法口诀)为学生探究新知搭建知识的桥梁。二:探究新知(一)探究乘法交换律1: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积不变)2:引领验证师:不是乘法口诀会不会也像你发现的那样呢?算了下面的两组题你会明白的。25×4= 17×23= 4×25= 23×17=3:概括乘法交换律师: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再概述乘法运算中的这种规律吗?你认为可以怎样称呼这一规律呢?(乘法交换律)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称呼的呢?(由加法交换律想到的)师:正如同学们所说,这就叫做“乘法交换律”!你们真会推想。请你试着用字母表示它。(随机板书 a×b=b×a)【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引领,使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轻松而自然地猎取乘法交换律。4:巩固运用(1)口答:15×23=()×() 8×125=()×()( 2 ) 口 答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