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进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进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已经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练习设计呢?一、体现人文性。应试教育下的数学练习严肃有余,而活跃不足,练习缺乏人文性,是孩子们一看就产生沉重感、紧张感,这样必定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进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常的教学和练习设计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练习中呆板枯燥的题目名称可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选择题可改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应用题可改为“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增加问题要求表述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让学生在这些导语中充满自信。二、体现生活性。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班 36 人去清水岩游览,门票每人 15 元,40 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全班 36 人不够 40 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 36 张共花 15×36=540 元。第二种方案:因为 40 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所以就 40 张,需要花 15×40×80%=480 元,比第一种少花 60 元。第三种方案是买 40 张花去 480 元,然后把剩下的 4 张卖给其他游客,可以得到 60 元,相当于买 36 张只花了 420 元。这一练习综合了“打折”等知识,切具有实际意义。通过这一练习,不仅培育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进展,让学生活用数学,培育了应用的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三、注重开放性。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