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高一(9)班 讲课人:朱小芳*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及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德育目标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2、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地球仪和多媒体课件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以及黄赤交角的产生。*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讲课过程1、 复习地球自转的特征:自转方向、自转周期、自转速度。2、 引入地球运动另一种形式,即地球的公转。介绍地球公转的特征:(1)公转轨道:类似于正圆的椭圆轨道(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3)公转速度:近日点(一月初)最快,远日点(七月初)最慢。(4)公转周期:一回归年(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3、演示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引入黄赤交角的概念:(1)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2)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3)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 23。26,,称为黄赤交角。4、 说明黄赤交角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5、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