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素材一、慕尼黑阴谋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和德国一样,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合并的意图。但是,《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严禁德奥合并。纳粹党上台以后,希特勒曾经打算利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的办法,鼓励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1934 年 7 月,奥地利纳粹党徒发动武装叛乱,虽然刺杀了奥政府总理,但还是遭到镇压,未获成功。1936 年,迫于纳粹德国的淫威,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和德驻奥公使巴本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和一份公报。由此,奥地利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主权国家,但其内政和外交已经基本上被德国控制了。这一举动,没有受到西方大国的制裁。希特勒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决心完全正式吞并奥地利。而且,他认为英法不会因此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同时,由于意大利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已经消耗了很大力量,已经无力再与德国争夺奥地利了。1937 年 11月意大利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后,意大利正式宣布放弃奥地利,它的注意力已经转到地中海和殖民地上去了。这样,德国加快了吞并奥地利的步伐。1938 年 2 月 12 日,希特勒约见许士尼格,要他签署一份奥地利完全听命于德国的议定书,并命令他在三天之内答复,否则要进军奥地利。奥地利在德军压境的威胁下,被迫作出了释放纳粹罪犯,任命纳粹头目为内政部长的让步。但希特勒还不满意。许士尼格从英法那里得不到支持,无可奈何地准备在 3 月 13 日让全体公民投票决定国家的前途。希特勒闻讯后大怒,命令德军准备对奥地利发动进攻。3 月 11 日,许士尼格下台,纳粹党徒赛斯—英夸特上台组阁。次日凌晨,德军开进奥地利。13 日,德奥签署《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德国正式吞并了奥地利。奥地利的七百多万人民成为希特勒统治的臣民,为希特勒发动大战增加了兵源。涅维尔·张伯伦1869—1940,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生于伯明翰市,毕业于伯明翰大学。1915 年任伯明翰市长。1918 年当选下院议员。历任邮电、卫生、财政大臣等职。1937 年起任首相。任内全面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承认墨索里尼侵占埃塞俄比亚,默许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尤以 1938 年三次求见希特勒、策划慕尼黑阴谋而臭名昭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1940 年 4、5 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张伯伦受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