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不少于 145 万字的阅读量。阅读不仅是写作的前提,更是猎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使之在有效积累量的同时,能有质的突破?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 首先课堂启趣。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在学习课文时,拓展学生视野,指导课外阅读的内容。三年级上册在教授《哪吒闹海》时,可布置学生阅读《西游记》或《封神榜》等课文相关的章节;学完《卧薪尝胆》后,向学生推举《中国成语故事》等有关书籍,……使学生有正对性的阅读课外书,选择课外书,从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其次榜样引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文学世匠无一不是博览群书的,常常向学生讲解名人读书故事,培育学生的理想,就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对班级中写作好的或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并让其介绍经验,激发其他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光有兴趣而毫无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常有家长反映:老师,我给孩子买了许多书,而他也都喜爱看,可怎么就没觉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问题大多由于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至关重要,我认为适合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纳此法。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2、浏览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文章,采纳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 3、筛选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根据“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猎取所需知识。让学生学会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4.读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