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未来我们怎样出行》_学习方法网 --------------------------------------- 美国一家著名杂志社近日特邀全球知名科学家和未来学家,让他们联袂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将会是怎么样的。火车下海、飞机入地、汽车上天……这些听起来令人吃惊,好像是只可能发生在神话世界里的幻想,其实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不久,它们都会变成现实,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海底”列车 2001 年,俄罗斯铁路专家向新闻媒体透露,再过 20 年,俄罗斯将投资 500 亿美元完成一项铁路“超级”工程,即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铁路。届时,这条分别连接俄罗斯涅兰和美国阿拉斯加诺姆的全长为 90 千米的贯穿太平洋的海底铁路,可以让旅客从纽约乘火车到北京、莫斯科,甚至到英国伦敦,整个列车可以横跨美、亚、欧大陆。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尽管美俄两国陆地在白令海峡相隔为 37 千米,但是供海底铁路使用的隧道长度必须要增加一倍以上才行,与此同时,修建海底铁路还要解决诸如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难题。尽管俄美技术专家没有进一步透露更多的技术细节,但是他们对完成这个“天才”计划充满信心,人们实现乘坐火车穿越大洋的良好愿望并不会太遥远。 “地下”飞机 20 世纪末,日本流体学家提出制造一种能在地下隧道里飞行的飞机的大胆构想。经过几年来的科学论证和计算,这种时速可达 600 千米的“地下”飞机分为上下两层客舱,总共可容纳 400 人乘坐,机身长 50 米、高 4 米、宽 2.4 米。“地下”飞机的整体造型呈流线形,机翼设在机身的中部,外形为长方形,飞机末端则设有垂直的尾翼,在飞机的下部配置有两对轮子,供飞机着陆以及时速在 300 千米以下时使用,飞机的动力来自喷气气流,在隧道内飞行时仅距地面 1 米左右。“地下”飞机所需的机场、航站等设施也同时设置在地下,两个机场之间用直径为 50 米的地下隧道相互连接,隧道分成上下两层,分别供“地下”飞机来回飞行。专家们认为,这种“地下”飞机具有许多优点:一是,它完全不受气候的影响,旅客再也不会遭受诸如大雾、雷电、大风等坏天气致使旅程延误的苦恼;二是,它绝对没有坠机的危险,令人惨不忍睹的空难事件再也不会发生,旅客的生命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三是,地下机场随处可建,空港须建在郊区的惯例也将成为历史,旅客可免受长距离往返机场之劳累;四是,它可以彻底解决飞机起降噪声等严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