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基本能力教学质量检测(LYS)2025.3 第一部分共 70 题,每小题 1 分,共 7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有关“三九要冷,三伏要热;不冷不热,五谷不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 B.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 C.三九和三伏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D.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关于气候对农作物作用的科学总结2.下列四幅图片与唐诗“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描绘的节日相一致的是3.大自然的魅力无处不在,日月转换、斗转星移,变换着不同的风景,其中许多景象是因地球自转而起。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昼夜长短 D.四季更替4.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表示“阳”方位的是 A.山之南 水之北 B.山之南 水之南 C.山之北 水之北 D.山之北 水之南5.“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原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6.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常以吉祥如意为题材(右图),关于右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作品艺术形式是剪纸 B.图中的乐器属于我国古代八音分类法中的匏类 C.其寓意为连年有余 D.造型简洁、质朴,装饰性强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 2025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雄伟目标,在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25 年翻一番的同时,还要实现翻一番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C.国民收入 D.财政收入 8.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 1913 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是 A.《新青年》在北大创刊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9.《墨梅图》(右图)是王冕晚年画梅艺术臻于化境的杰作。关于该作品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画属于文人画 B.此画采纳了折枝法构图 C.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寓意高洁、坚强 D.画面上记写的年月、姓名及钤盖的印章称“题”书写的诗文称“款”10.上世纪早期,印度等国先后发现了一些“狼孩”。所谓“狼孩”,是指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