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警示教育专题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5篇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老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老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养,而师德是老师最重要的素养,是老师的灵魂。下面是我整理的师德警示教育专题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5 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师德警示教育专题心得体会 1 新颁布的《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六大要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还新增加了“不以分数作为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知荣明耻,保护学生安全、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等内容。 我是一名从教二十年的老师,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教育观念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我知道,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老师育人通过二十年的教学工作和此次新师德法律规范学习,我明白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有效老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热爱自己的老师岗位,乐于奉献。 老师只有爱岗敬业,才会自觉地忠诚教育事业。使平凡复杂的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有乐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会仔细地备课、讲课、改作、辅导,对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都要仔细去做、关怀集体,不得过且过,不敷衍塞责,维护学校荣誉,敬业精神还驱动着老师不断探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的方法、使老师朝着成为名师、学者、专家的目标不断迈进。 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老师,其中的“身正”即意味着具有高尚的德行,奉献精神,这是为师的首要素养。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实现教育的“真”披着虚伪、庸俗、狭隘的外衣去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就显得苍白、虚伪,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育人的角度讲,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恪守《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树正气,压邪气,淳师风,扬师德,依法执教,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二、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怀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