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关于端午节的语言教案 幼儿园关于端午节的语言教案(一) 教材分析 《端午节赛龙舟》是一个情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的儿童故事,以端午节的由来为线索,描绘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国尽忠却惨遭陷害而难过投江,人们借划龙舟、投粽子驱散江中之鱼,保护自己尊敬的英雄。故事形象鲜亮,情节耐人寻味。活动中通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舞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萌发幼儿的崇敬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2.能说出人们为什么喜爱屈原,用什么方法保护屈原的身体。 3.对爱国主义屈原产生崇敬之情,萌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1.和家长一起搜集赛龙舟资料,了解赛龙舟的传说。 2.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播放赛龙舟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这是哪个节日的习俗?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2.利用教学课件,采纳关键中断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1)故事第 1 段后提问: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做哪些事情?引导幼儿说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2)讲述故事第 2 段提问:人们为什么喜爱屈原?谗臣为什么要把屈原赶走?他们是怎么做的?楚王又是怎么做的?楚国最后怎么了?引导幼儿理解屈原的伟大成就和精忠报国之心以及楚王听信谗言导致亡国之痛。丰富词汇:谗臣、吞并。 (3)讲述故事第 3 段提问:屈原为什么难过?他为什么要投江?引导幼儿理解屈原因报国无门,不愿受丧国之辱而投江。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感受祖国的强大和生活的幸福。 (4)讲述故事第 4 段提问:屈原投江后,他的仆人是怎样做的?附近百姓是怎样做的?为什们?引导幼儿理解人们对屈原的尊敬之情和急于寻找屈原的焦急。 (5)讲述故事第 4 段提问:人们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他们做了什么? 为什们?引导幼儿理解人们对屈原的尊敬之情。 3.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屈原的悲壮经历,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讨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们为什都很尊敬他?假如楚王信任他,采纳他的建议出国会怎样? 4.播放人民代表大会视频,激发幼儿学好本领张大为祖国做贡献的愿望。 提问:这是在召开什么会议?为什么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才能像屈原一样为国家提出好建议? 小结: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各地人民代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