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种子排队》教学设计(片段)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种子排队》教学设计(片段) 114 号 王秋娥 文教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 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活动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认知。而本次的科学是种子排队,主要是让幼儿能从自己的操作中发现问题,也不气馁的在操作探究中获得结论。我们大班的孩子是喜爱参加活动,也更乐意去自己动手操作,因此,在准备活动中我多为幼儿准备了让他们操作的物品。这样幼儿可以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在这次活动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排列各种种子,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感知物体的大小。 2、积极参加操作活动,乐意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 蚕豆、黄豆、红豆若干,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红豆各 10 颗),纸板若干。 教学活动方法:分组、操作,讨论。 活动安排时间:10 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分豆子,数豆子,数豆子总量。 师:桌子上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它们分类好。(幼儿分类) 师:数一数,它们有多少颗?(幼儿答:十颗) 二、摆豆子: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给豆子排排队,出示纸板,并示范排队。 师: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站什么?为什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排队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条线全排完,认真观察谁的队伍长?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师:谁的队伍最长呢? 师:为什么都是 10 颗,排的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师:谁的颗粒大呢?谁的颗粒小? 幼儿分组讨论后回答。 总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