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2016·武汉二中期中测试)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2.图中()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1.B【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图示河谷沉积作用明显,最可能位于河流下游;根据岩层弯曲方向可知,该河谷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乙处河床较陡,可能位于河流的凹岸;据图不能确定河流的流向。2.C【解析】本题考查岩层形成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处属于沉积形成的沉积岩,与地层断裂下陷无关;背斜结构中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甲地位于洪水位以下,不适合聚落的发展。(2015·银川二中模拟)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读某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A.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地壳下降流水沉积D.地壳抬升流水沉积4.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运便利B.便于农耕C.军事防御D.文化传统3.D【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关系。根据图中河床的高程变化可知,该河床不断抬升;阶地由不同时期的沉积物形成。4.B【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早期人类遗址多分布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获取食物,与之相关的主要是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水源,以便于农耕;水运条件、军事防御相对于农耕作用较小;其最主要原因与文化传统无关。(2016·武汉二中期中测试)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万神庙(图a),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该建筑的地基和墙体的材料是凝灰岩(岩浆岩),外墙采用大理石(变质岩)装饰。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建造万神庙的石材所属岩石类型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凝灰岩—甲—①B.凝灰岩—乙—③C.大理石—丙—④D.大理石—丁—②6.上述建筑材料在意大利广泛分布,是因为该地处于()A.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张裂地带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内部的地壳稳定地带D.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西部5.C【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凝灰岩属于岩浆岩,甲可能是沉积岩,也可能是变质岩;乙是岩浆岩,成因是②(岩浆活动);大理石属于变质岩,丙可能是变质岩,④是变质作用。6.B【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意大利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强烈,多岩浆岩和变质岩。下图为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图中地理事项,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8.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区针叶林的破坏,会导致P地流水侵蚀严重B.夏季河流搬运能力弱,会导致Q地面积减小C.图中断层可能是受挤压力作用形成的D.若M为石灰岩,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形成花岗岩7.B【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岩层形成后被③岩层插入,然后②岩层在上部沉积。8.C【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山区针叶林的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P地泥沙淤积加重;该地区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丰沛,河流搬运能力强,会导致Q地面积增加;岩层受挤压力作用可形成断层;石灰岩不会直接形成花岗岩(岩浆岩)。(2016·山东烟台期中测试)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着我国最大的盐丘。图甲为盐丘形成示意图,图乙为盐丘上独具特色的“石芽”。读图回答9~10题。9.有关盐丘形成过程中所受作用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岩层受到张裂作用B.岩层受到风化作用C.岩层受到侵蚀作用D.岩层受到挤压作用10.“石芽”的形成过程与下列地貌成因类似的是()A.风蚀柱B.冲积扇C.峰林D.沙丘9.A【解析】本题考查盐丘形成过程的判断。从图中信息可知,盐丘形成过程中岩层受到内力挤压作用,而非张裂作用,因此盐丘形成过程没有受到张裂作用。盐丘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影响,岩层向上拱起,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