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老师教学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充实又忙碌的学期里,充满了欢乐、激情、辛苦、泪水、感恩、收获。现对本学期做个总结,也利于今后的工作做的更好。 小学阶段,学生常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增长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同时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品行,通过长期的舞蹈训练,可使学生拥有匀称的体形、高雅的气质,这对他们一生的进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学期教授班级有学前(1)班,三年级(5)个班的舞蹈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舞蹈基本训练部分,二是舞蹈教学部分。现将本学期舞蹈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教学中,我们也尝试创建了“欣赏—模拟—学创”式小学舞蹈课教学模式。 1、小学舞蹈课教学模式的构成。 我们所构建的“欣赏—模拟—学创”式小学舞蹈课教学模式,是为老师在舞蹈课教学中提供的一个活动框架,它是依据教学过程进展规律而形成的`一个正向的线性结构。该模式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知识及能力进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欣赏—模拟—学创。三个阶段又包含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及情感进展的不同的六个环节:欣赏包含“初步理解”和“情感陶冶”;模拟包含“基本掌握”和“情感激发”;学创包含“巩固运用”和“情感进展”。 (1)欣赏。这是舞蹈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阶段,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阶段提供背景和基础,培育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初步理解”是学生了解舞蹈知识的初始阶段,其要点是认知激活、定向准备,即要使学生在此阶段,从进入教学活动开始之时便处于认知活跃状态,积极主动地去摄取知识,激发对舞蹈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3)“情感陶冶”是通过欣赏优美的舞蹈动作,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 其中美包括形象美、动作美、旋律美、服装美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美的欣赏,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同时培育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全身心地沉醉到情感沟通和情绪体验之中,从而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和陶冶。 (4)模拟。 模拟阶段是学生具体学习及掌握知识的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教授及学生的模仿,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模拟阶段,使学生了解舞蹈的思想性、艺术性,让学生的舞蹈想像力受到充分启发,使其受到舞蹈艺术形象的感染;通过模拟舞蹈基本动作使学生在生理和形体上得到进展。 (5)学创。 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