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题培训心得教研室的常老师做了关于微课题的培训,朴实到位,让我对微课题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楚的认识。 通过培训,我明白了课题讨论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讨论对象讨论问题要切合实际,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对象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选择讨论课题,切忌空而大,没有实际价值,更不能为了某一功利的目的而去讨论。课题讨论就是对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处方”,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课题讨论的首要前期是:脚踏实际。 没做过课题,觉得做课题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每天要忙于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讨论呢?再说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听完后觉得,课题讨论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有道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讨论,效果即成果。通过对所选择的课题的计划设计、借助科研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探究,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制造性的活动。感觉就是,课题讨论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每天面对教育教学,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实行相应的策略把它解决了。例如:有的学生淘气捣乱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或是在平常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愿学,积极钻研教材、讨论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想尽办法尽量让学生都能学会、都能积极参加教学,最终学生在引导教育下,乐意学习、参加的积极性高、成绩也上来了。若能把这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法、教法和成功失败的感悟都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课题讨论,这说明课题讨论是一件欢乐的事,并不是负担。 所以,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常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楚起来。这是我平常所欠缺的,一定要注意。 著名教授叶澜说过,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学会用心,做一个善于积累的人,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漂亮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