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学生物课的德育功能探析中学生物课的德育功能 中学生物学科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培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任务。重视生物课的德育功能,掌握生物学科思想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中学生物学科思想教育有如下特点。 一、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中学生物学科思想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是由生物的多样性、分布的广袤性和知识的跨界性所决定的。由于生物跟人类社会关系密切,人类社会不仅对人类自身,还必定会对生态系统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根据社会法律规范的思想标准和道德观念就会更多地渗透在生物教科书中来,使生物学科比之其他自然学科思想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其中有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等等。 二、教育途径的多样性 由于生物学科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决定了这门学科有多种多样的思想教育途径。除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而外,还有实验、现场教学、野外实习、生态系统的调查、参观访问、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老师不仅要讨论课内,还要讨论课外活动的思想教育特点。不仅要讨论教材,还要讨论实践活动的思想教育特点。 课堂教学是生物学科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决不能忽视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老师要充分认识生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于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要善于认识各种教学活动中最适宜的教育因素,并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 三、教育方法的渗透性 在生物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老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育、道德法律规范。生物教学进行思想教育,要防止曾经出现过的两种偏向:一种是脱离知识,“穿靴戴帽”,贴政治标签。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会走向反面;另一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生物课的德育功能,这方面的教训也是需要记取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找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点。在实验、实习等生物学技能的训练中也要根据情境和问题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 四、教育对象的易接受性 生物学科的认识和方法,给学生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大都具有可直接验证的特点,因而知识的客观性在学生头脑中印象会更为深刻,对生物学知识真理性的信念也就更为牢固。从这个角度上说,由此进行的思想熏陶,学生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