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些年来,如何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高中生物老师讨论的热点。首先概括了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及特点,其次分析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策略 近些年,课程改革的讨论热点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切入点都指向了探究性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也是各地高中生物老师正在努力的方向。虽然许多高中生物老师对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因此讨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及其特点 1.探究性学习的定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猎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学生的兴趣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这种学习方式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作为学习观,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张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制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主宰着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在探究性学习中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把学生真正推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因此,要想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老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2.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主体性 以促进学生主体进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和教学观是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进展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教学是为学生进展服务的行为。因此,主体性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基础特点,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就是老师要善于设疑,学生能由此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始终保持欢迎的态度,且老师应善于挖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培育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探究性 探究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获得探究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便是探究,没有探究就构不成探究性学习,探究性代表着探究性学习根本的价值追求,因而是反映探究性学习根本属性的特点。 (3)开放性 首先,老师在教学初期要以课本内容为主。当探究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只要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