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讲到位”与“学到位”例谈--小学教学组织艺术通讯联系: 地址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许云平 邮 编 213000 电 话 0519—2885620( 办 ) 0519-2283198(宅) 作者简介: 30 岁,小学高级老师。大专学历,教龄 10年。 最近,听了班上实习老师的一节课,其中有一个环节的教学引起了我深深的考虑。这节课的内容是求一个数的倍数。通过教学使同学能发现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以和它们的特点。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实习老师: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假如我上这局部内容,我是不会选这种连续性的三个数作为同学学习资料的。) 3 的倍数有:3、6、9、12……(实习老师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板书。) 4 的倍数有:4、8、12、16、…… 5 的倍数有:5、10、15、20…… 实习老师:刚才大家找出了 3、4、5 的倍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我想这位实习老师大概是想让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求一个数的倍数的一般方法。假如是我我会这样来问同学:“能说说你是怎样很快写出一个数的倍数的吗?”很可惜,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同学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显然同学没有回答出老师所期盼的答案。) 生 1:我发现一个数的倍数都写不完。 实习老师:是的,所以我们运用了省略号。(又追问)你知道为什么写不完吗?(生 1 抓了抓脑袋,坐下……) 生 2:我发现 3 和 5 的倍数是一个单(奇)数,一个双(偶)数,一个单(奇)数,一个双(偶)数这样一直写下去的。而 4 的倍数每一个都是双(偶)数。 实习老师:是这样的吗?(于是,同学们有的埋头验证,有的七嘴八舌的争论。把实习老师扔在了一边……) 生 3:我发现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是:连续不时的加上自身。 实习老师:(略显踌躇,看来这里同学发现的规律不在他的意料之中。)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善于观察、动脑筋。请坐下。 生 4: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找一个数的倍数就是做乘法。就是用原来的数不时去乘以 1、2、3、4…… 实习老师:嗯!是这样的。你的方法和老师的一样,真聪慧!褒扬他!(教室里响起了有节奏的掌声。)我们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下面我们开始…… 生 1:(刚才那位同学站起来打断了实习老师的讲话。)我知道为什么一个数的倍数写不完了!根据刚才(生 4 的)回答,因为 1、2、3、4、5……这样一直数下去数不完,所以可以不时的乘下去。 实习老师:这位同学通过自身的努力考虑,把自身的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