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水 肿 二 、填空题1、全身性水肿常见类型有⑴心性水肿 ⑵肝性水肿 ⑶肾性水肿 ⑷营养不良性水肿2、脑水肿可分为⑴血管源性脑水肿 ⑵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⑶间质些脑水肿3、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的最常见原因是(1) 静脉压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2) 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是⑴ 广泛的肾小球病变 和⑵肾血量明显减少。5、肾病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1)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2)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6、一般的,肝性水肿表现为(1) 肝腹水,心性水肿最早出现部位是(2) 下肢,肾性水肿首先出现于(3)眼睑有关。7、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⑴重力效应⑵组织结构特点⑶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8、心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1)心输出量减少 (2)静脉回流障碍。五、问答题1、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答: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是指组织液的生成大于组织液的回流,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发生因素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见于心衰、静脉血栓等;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见于血浆清蛋白减少;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见于各种炎症,包括感染、烧伤等;④淋巴回流受阻,见于淋巴管受压或堵塞,如肿瘤、丝虫病等。2、水肿时引起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答:主要与肾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机制: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致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致肾血流量减少。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加:1)肾血流重分布 2)醛固酮增加 3)抗利尿激素增加 4)心房利钠肽分泌减少 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第 2 章 缺氧 二、填空题1、低张性缺氧,其动脉血气指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1)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2、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⑴酸中毒⑵ CO2增多⑶温度升高⑷红细胞内 2,3-DPG 增加3、缺氧的类型有⑴循环性缺氧(2)组织性缺氧(3)低张性(乏氧性)缺氧(4)血液性缺氧。 4、发绀是血中(1) 脱氧 Hb 增加至(2) 5g/dl 时,皮肤粘膜呈(3) 青紫色。CO 中毒时,皮肤粘膜呈(4) 樱桃红色。亚硝酸盐中毒时呈(5) 咖啡色色。严重贫血时呈(6) 苍白。5、低张性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⑴心输量增加⑵血液重新分布⑶肺血管收缩⑷毛细血管增生。6、CO 中毒引起的缺氧是(1)血液性缺氧,其血氧指标变化为⑵血氧含量下降⑶血氧容量下降⑷ SaO2正常(5)PaO2正常(6)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