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公开课教学设计和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学情分析 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爱玩游戏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拍手游戏。 同学们 做拍手游戏。 用游戏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感悟 ,认识面积 1、 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2、 摸数学书的封面,并和手掌面比较大小。3、 小结: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摸数学书的封面。学生小组沟通讨论。 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 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平面图形是有面积的,而且他们的面积有大有小。那物体有没有面积呢?这是粉笔盒,你知道它有面积吗?(有生知道的就让生指,没有就告诉生)刚才这三个小朋友指的合起来,能够摸到的所有表面就是这个粉笔盒的面积。请你来摸摸这个粉笔盒的面积。2、什么是粉笔盒底面的面积?你来摸摸看。拿出数学书,一起来摸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较粉笔盒底面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我们发现(粉笔盒底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粉笔盒底面的...